被拒绝的勇气/(日)岸见一郎著

一本看名字很不错,但是认真看就拉胯的书,没看过日本人写出像样有价值的书,真心无语,这是个什么玩意。

书商为了赚钱,用这些垃圾书取个猎奇的名字就让人上钩,都是无耻,浪费时间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:付出努力,也不一定会获得成功。

然而,我们依然要有直面人生的勇气。

成功和幸福并不对等,幸福关乎存在,而成功关乎过程,哪怕被成功所拒绝,我们也有获得幸福的资格。

人只要还活着,虽然可体验他人的死,但却无法体验自己的死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有关“何谓死”这个问题,无论你怎么思考,都是毫无意义的。

但是对我而言,畅销并非意味着成功,而是幸福。当然,能卖出去很多也是值得感激和庆幸的,但我的幸福不是数量能够衡量的。当我收到来信说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和《接受幸福的勇气》到了应该得到的人的手里,这位读者因此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时候,我就会觉得写书真好。

幸福与成功的区别就在于此。这是第一点。

第二点,就是幸福关乎存在,而成功关乎过程。三木清认为,成功与进步一样,是直线向上的,同时他还指出幸福本来就没有进步这一元素。幸福是一种存在,并非过程。意思是我们此时此刻在此地活着就是幸福,就是说不一定要为了幸福去成就什么。

认为达到了目标就会幸福的人,当他完成了某个目标,在完成此目标的同时又会制定出新的目标。正如海市蜃楼,无论怎么努力总是到达不了幸福。这样的人把幸福与成功混为一谈了。

现在的人生究竟是否值得继续?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?

对于这样的问题,越是想真诚地生活下去,你就越是不能回避。

我第一次感到“荒唐无由的空虚”,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。不知道你所感觉到的空虚是否和我的相同,我当时突然想到的是自己目前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感觉,进行着思考,但若是死了也就万事皆空了。

既然人终有一死,为何又一定得活着呢?

我清晰地记得这个问题让我无比绝望以至于彻夜难眠,但看到周围的大人们谈笑风生,活得很开心,感到很吃惊,心想难道他们不知道人生有限吗?

因为发生过这样的事情,所以我选择了学习哲学,觉得自己应该找出“既然人终有一死,为何又一定得活着?”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
坦率地说,到现在我都没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。因为这和其他事情不同,我们品尝百味,但只有“死”这件事,在人活着的时候,任谁都无法经历,所以要说是否有答案,实在没有。

除了自己,没有任何人能决定你的价值

生命是每个人自己的课题。如果随波逐流,依靠别人去做决定,那么无论长多少岁也不能算得上成熟。

成熟是指:自己的课题自己做决定,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,自己的选择自己接受。 自己的价值,也要由自己来诠释。哪怕被指责、被否定、被世俗的规则抛弃。

他为什么5月就辞职了呢?很可能是进那家公司并非他个人意愿,他糊里糊涂就进去了。他成绩很好,幸运地进入了洛南高中,在高中成绩也很优异,随后考上了京都大学。之后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,便在学长的推荐下进了那家公司。

如果本该是自己的课题,结果却随波逐流,依靠别人去做决定,那么无论长多少岁也不能说心智成熟了。心智成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,自己的课题自己做决定。

阿德勒说:“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,才可能获得勇气。”那么,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呢?

这里所说的“勇气”有两层意思。

其一,是直面课题的勇气。如果你是学生,那么你目前的课题就是学习。必须要有面对学习这个课题的勇气。那么,为什么面对学习需要有勇气呢?

在十一年前我因心肌梗死病倒的时候,三木清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。当时我还在一所学校做外聘讲师,可是因病立刻被解雇了。想必学校也不可能聘请一个不知道下个星期是否能来上课的讲师吧。我跟学校说自己住院一个月就又可以来上课了,可是学校没有同意。

如果两个人度过的时光很充实,那么会在分别以后才发现:“啊!我们都没约好下次什么时候见面呢!”两个人能够如此充实地度过时光,那么他俩的恋爱一定会顺利持续下去。但是,如果现在两个人不能完全享受在一起的每个瞬间,而不能有效利用相聚时间的两个人却在约下次再见的时间,就好像你在逼问对方“什么时候能再见”。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度过的时光很充实,连下次见面的事情都来不及考虑,那么他们的恋爱一定会长久的。能不能长久持续,这是结果而不是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