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:我坚持了5年,受益无穷
我5年前偶尔接触到艾灸,当时我经常感冒,咽喉发炎,想着老是吃抗生素总也不太好,就在朋友推荐下试了试艾灸,穴位主要有大椎穴、肺俞穴、风门穴和足三里。如果伴有鼻塞的症状,再加上迎香穴。非常神奇,连续艾灸了3天,感冒好了,又艾灸了5天,拖了半个月的咽喉炎和鼻炎也好转了很多,后来就基本根治了。
从此我爱上了艾灸,一发不可收拾,买了艾灸书开始研究,并买了艾条和艾灸盒,针对一些保健穴位开始坚持一周艾灸3次,几年下来,觉得收获很大,不仅把主治病症治好,而且顺带着身体的其他不适也消失了。艾灸的作用主要有这些:
1.增强免疫力和神经调节力,艾灸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疾病,增强免疫力,调节人脑中枢,反应更灵敏,头脑更清晰。
2.易睡安眠,通过艾条的渗透作用,使皮肤出汗,不会有洗桑拿因物理热效应带来的干渴烦躁的感觉,灸后易入睡,而且睡眠质量好,休息后倍感舒畅,疲劳顿消。
3.改善心脏的输出量,调节心脏功能,艾灸后心跳会加快,此时心脏跳动得会像运动员一样强而有力,心脏每分钟的输出量大大改善。我原来有早搏,艾灸后也好多了。
4.改善全身微循环,出汗排毒,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,艾灸后微循环中的红细胞气流加快,对哮喘、肥胖都有好处。这5年我的体重一直没有什么变化。
5.消肿散结,可以治疗气血凝滞等疾病,还能防病保健,增强抗病的能力。
中医经常有句话叫做:病需要三分治,七分养,说的就是在康复过程中,药物的作用其实只占三成,更多的是依赖人体自身的调节和自我修复,这是中医的宗旨所在,也是治疗的最高境界。
艾灸治疗注意的事项,有以下几点:
1.注意保暖,不要受到风寒袭击。
2.每个穴位艾灸过程中控制在10分钟左右。
3.空腹时或者饱餐后不建议进行艾灸,再就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建议进行艾灸。
4.艾灸前和做完艾灸后可以喝一些温水,可以改善身体的症状。
5.艾灸后不要立即洗澡等.